• English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简介
    学术委员会
    运行管理
    学术团队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科研成果
    双年报
  • 实验室人员
    管理人员名单
    实验室教职工名录
  • 开放交流
    开放课题
    承办会议
    讲座论坛
    博士后
  • 研究生培养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简介
    学术委员会
    运行管理
    学术团队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科研成果
    双年报
  • 实验室人员
    管理人员名单
    实验室教职工名录
  • 开放交流
    开放课题
    承办会议
    讲座论坛
    博士后
  • 研究生培养
  • 联系我们
English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科研进展
  • 科研成果
  • 双年报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科研进展
  • 科研成果
    • 实验室发表文章
    • 实验室近年重要专利
    • 实验室近年来重要获奖情况
  • 双年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科研进展

赵鹏巍、孟杰研究团队揭示了原子核的中子-质子对关联信号

发布时间:2024-06-17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赵鹏巍副教授、孟杰教授研究团队,揭示了原子核结合能双重差分的反常分叉是原子核中存在中子-质子对关联的信号。2024 年 6 月 4 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原子核结合能双重差分的反常分叉与中子-质子对关联:N=Z附近从 Ni 到 Rb 的原子核”(Abnormal Bifurcation of the Double Binding Energy Differences and Proton-Neutron Pairing: Nuclei Close toN=Z Line from Ni to Rb)为题,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自从 1958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Aage Bohr 等人提出原子核中的超导概念以来,核子之间的对关联一直是核物理中的研究热点。然而,六十多年过去了,是否存在中子-质子对关联仍然有很大争议。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建立了统一考虑中子-中子和质子-质子以及中子-质子对关联、严格处理堵塞效应、保持粒子数守恒的相对论多体理论方法,微观自洽处理中子-质子对关联,成功再现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观测到的原子核结合能双重差分的反常分叉现象,揭示了原子核中存在中子-质子对关联的信号。


N=Z奇奇核和偶偶核的结合能双重差分随质量数的演化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2019 级博士研究生王一平为论文第一作者,赵鹏巍、孟杰为通讯作者,其他合作者包括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王亚坤和 2020 级博士研究生许方方。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等支持。


论文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32.232501


【返回到上一页】
----友情链接----
---- 北京大学 ----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 HIAF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1号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邮编:100871  联系电话:010-62751870;010-62755215 邮箱:jingwu@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