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简介
    学术委员会
    运行管理
    学术团队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科研成果
    双年报
  • 实验室人员
    管理人员名单
    实验室教职工名录
  • 开放交流
    开放课题
    承办会议
    讲座论坛
    博士后
  • 研究生培养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简介
    学术委员会
    运行管理
    学术团队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科研成果
    双年报
  • 实验室人员
    管理人员名单
    实验室教职工名录
  • 开放交流
    开放课题
    承办会议
    讲座论坛
    博士后
  • 研究生培养
  • 联系我们
English

实验室概况

  • 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运行管理
  • 学术团队

实验室概况

  • 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运行管理
  • 学术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简介

简介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由北京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强强联合共建,是我国核科学与技术领域开展前沿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实验室整合了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物质研究院等优势资源,是我国核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聚焦物质微观结构和基本相互作用的重大科学问题,实验和理论紧密结合,重点开展以下方向的研究:奇特核结构与基本对称性、奇特强子结构与基本对称性、粒子束与靶技术、先进探测与分析技术。这些研究方向既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拓展人类在微观物质世界的认知边界,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解决核能开发、核技术应用等关键问题提供科学支撑。

实验室汇聚了一支国际一流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18人,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A类)获得者16人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年龄结构合理,实验室4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占比超过一半,富有创新活力。

实验室拥有国际先进的科研设施,在北京大学建有射频超导加速器实验室、亚原子粒子探测实验室、核技术应用实验室、国内首个激光核谱学实验室以及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等先进平台;在华南师范大学建有高精度核探测实验室、南方核科学计算中心等一系列特色平台。实验室还与国际上多个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前沿实验研究。

近年来,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在强子物理方面,基于国内外大科学装置的数据做出了系列重要成果;在放射性核束物理方面,理论、实验、技术研发紧密结合,在不稳定核奇特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在先进加速器物理和技术方面具备了承担大型设施建设的能力,基于创新的理论快速发展了激光离子加速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射频超导和射频四级场(RFQ)强流加速技术研究。这些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顶级期刊,并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在人才培养方面,实验室依托两高校,建立有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通过"科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核科技人才。实验室还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暑期学校,为青年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未来,实验室将继续发挥学科交叉优势,重点推进光驱动奇特离子在线分离装置等先进科学设施和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核物理前沿问题研究,力争在核科技领域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同时,实验室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国家核能发展和核技术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
---- 北京大学 ----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 HIAF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1号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邮编:100871  联系电话:010-62751870;010-62755215 邮箱:jingwu@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