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近年来重要获奖情况
发布时间:2019-04-01
成果名称 |
奖励类别与等级 |
获奖人 |
获奖时间 |
1.5GHZ铌腔射频超导实验研究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
陈佳洱等 |
1992 |
2×6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改造和运行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
于金祥等 |
1992 |
多电子束契仑柯夫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实验研究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
王清源等 |
1994 |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计的建立及14C测年与示踪研究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
陈佳洱、李坤、郭之虞、刘克新、鲁向阳等 |
1995 |
粒子驱动光阴极高亮度电子束源的物理设计以及新型光阴极的研究 |
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二届“希望杯”青年优秀论文奖 |
耿荣礼等 |
1995 |
国产射频超导加速强的研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赵夔、陈佳洱、张保澄等 |
1996 |
238U中子数据评价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
唐国有、陈金象等 |
1996 |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八五) |
国家先进个人一等奖 |
陈佳洱 |
1996 |
超导微波控制系统的研制 |
第三届周培源HP奖用金功能开发二等奖 |
赵夔、张保澄等 |
1996 |
4.5MV单级静电加速器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
陈佳洱等 |
1997 |
射频超导加速器的研究 |
第三届周培源数理专项基金成果一等奖 |
赵夔、张保澄等 |
1997 |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计测年、示踪及应用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测试一等奖 |
郭之虞、李坤、鲁向阳等 |
1998 |
重离子RFQ加速器的研究 |
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三届“希望杯”青年优秀论文奖 |
陆元荣 |
1998 |
奇特原子核及新集体转动模式研究 |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
孟杰、曾谨言、赵恩广、许甫荣、周善贵 |
2000 |
|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奖 |
刘克新 |
2001 |
|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陈佳洱 |
2001 |
|
国家863计划中作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奖 |
赵夔 |
2001 |
核科学数据信息化管理 与网上共享系统的研究 |
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
郭之虞、陈佳洱、樊铁栓、刘文龙、叶卫国、刘廷进、陈金象、冯玉清、宋翔翔 |
2004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先进个人奖 |
许甫荣 |
2004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先进个人奖 |
全胜文 |
2004 |
|
中国物理学会周培源物理奖 |
马伯强 |
2004 |
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叶沿林、王稼军、刘玉鑫、段家芪、陈晓林 |
2005 |
非稳定核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制研究 |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
叶沿林、许甫荣、华辉、郑涛、李智焕、江栋兴 |
2006 |
Relativistic continuum Hartree Bogoliubov theory for ground-state properties of exotic nuclei |
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 |
孟杰、H. Toki、周善贵、张双全、龙文辉、耿立升 |
2007 |
Pseudospin Symmetry in Relativistic Framework with Harmonic Oscillator Potential and Woods-Saxon Potential |
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 |
陈惕生、吕洪凤、孟杰、张双全、周善贵 |
2007 |
原子核的手征双重带的研究 |
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奖 |
孟杰 |
2007 |
Khwarizmi International Award |
国际奖 |
孟杰 |
2008 |
Solution of the Dirac Equation with Special Hulthén Potentials |
《中国物理快报》最佳引用论文 |
郭建友,孟杰,徐辅新 |
2008 |
原子核结构研究 |
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奖 |
许甫荣 |
2009 |
|
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 |
孟杰 |
2009 |
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稳相加速机制研究 |
“第十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 |
颜学庆 |
2009 |
国产实用型多cell超导腔的研制 |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全胜文,鲁向阳,郝建奎,朱凤,林林,黄森林,陈佳洱,赵夔,张保澄,刘克新,王莉芳,贺斐思,王芳,靳松 |
2010 |
顶夸克物理和 QCD 效应的研究 |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
李重生 |
2010 |
|
第二十四届“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 |
朱守华 |
2010 |
|
德国GENCO学会奖 |
孟杰 |
2010 |
|
胡济民教育科学奖 |
华辉 |
2010 |
原子核结构的相对论多体理论研究 |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
孟杰,周善贵,龙文辉,张双全,梁豪兆,赵鹏巍,彭婧,耿立生,吕洪凤 |
2013 |
|
北京市名师奖 |
叶沿林 |
2014 |
|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领军人才 |
颜学庆 |
2014 |
|
第十届“周培源物理奖” |
叶沿林 |
2015 |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叶沿林 |
2015 |
激光离子稳相加速方法研究 |
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
颜学庆等 |
2016 |
发现原子核手征对称性和空间反射对称性的联立自发破缺 |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
孟杰等 |
2016 |
|
胡济民教育科学奖 |
裴俊琛 |
2016 |
高精度激光核谱技术以及不稳定原子核基本性质和结构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Physics(简称IUPAP)青年科学家奖 |
杨晓菲 |
2019 |
激光稳相光压加速方法和建成1%能散激光加速器装置的重要贡献 |
Hogil Kim加速器奖 |
颜学庆 |
2019 |
|
胡济民教育科学奖 |
楼建玲 |
2019 |
实验发现五夸克态 |
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 陈嘉庚科学奖之数理科学奖 |
高原宁 |
2020 |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物理学奖) |
颜学庆 |
202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