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简介
    学术委员会
    运行管理
    学术团队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科研成果
    双年报
  • 实验室人员
    管理人员名单
    实验室教职工名录
  • 开放交流
    开放课题
    承办会议
    讲座论坛
    博士后
  • 研究生培养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简介
    学术委员会
    运行管理
    学术团队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科研成果
    双年报
  • 实验室人员
    管理人员名单
    实验室教职工名录
  • 开放交流
    开放课题
    承办会议
    讲座论坛
    博士后
  • 研究生培养
  • 联系我们
English

开放交流

  • 开放课题
  • 承办会议
  • 讲座论坛
  • 博士后

开放交流

  • 开放课题
  • 承办会议
  • 讲座论坛
  • 博士后
当前位置: 首页 >> 开放交流 >> 讲座论坛 >> 正文

讲座论坛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会第490期

发布时间:2023-05-24

Topic(题目):质子电荷半径之谜的现状与未来

Speaker(报告人):熊伟志 研究员 (山东大学)

Date(时间): 5月25日(周四)上午10:00

Place(地点):物理楼西213

Contact Person(联系人):杨再宏(zaihong.yang@pku.edu.cn)


Abstract(摘要):


质子电荷半径与质子内夸克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而且是量子电动力学对氢原子能级计算所需的重要参数。在2010年,科学家们使用缪子氢原子光谱技术,测量到了当时最精确的半径结果,然而却比之前使用ep弹性散射与常规氢原子光谱技术测量的结果小了7σ,引发了“质子电荷半径之谜” 。近十年来,尽管人们在理论与实验上都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未被解答,尤其在轻子散射领域。在这个报告中,我将简要介绍“质子电荷半径之谜”与近期的一些实验相关的进展,主要将介绍美国杰斐逊实验室的高精度质子电荷半径实验(PRad)[Nature 575 (2019) 7781],以及目前已被批准的新一代PRad-II实验。这个新实验预计会将总误差缩小为PRad实验的四分之一,将成为最精确的散射实验测量结果,对推动高精度实验测量与轻子普适性破坏的搜寻有着重要的意义。


Biography(报告人简介):


熊伟志,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研究员,齐鲁青年学者,博导。2012年本科毕业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2020年获得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学位,于2020-2022年在美国雪城大学做博士后。担任杰斐逊实验室三个实验项目的共同发言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核子结构,尤其是高精度质子电荷半径、核子形状因子、宇称破坏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实验测量,以及美国杰斐逊实验室SoLID谱仪与中国未来电子-离子对撞机EicC的软件开发。以主要作者在Nature等杂志发表实验论文十余篇。




【返回到上一页】
----友情链接----
---- 北京大学 ----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 HIAF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1号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邮编:100871  联系电话:010-62751870;010-62755215 邮箱:jingwu@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