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实验领域知名专家、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弗兰克中子物理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尤里·格利金诺夫(Yury Gledenov)教授,日前荣获“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尤里·格利金诺夫教授自1990年起,曾24次访问北京大学,长期与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张国辉教授课题组开展“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机制和原子核高激发态性质合作研究”。这个奖项不仅是对他长期致力于中俄科学合作的认可,更是对这段合作旅程的嘉许。
国务委员谌贻琴向尤里·格利金诺夫颁奖
“我是1993年来北京大学参加工作的,在这之前我的前辈们陈佳洱院士、唐国有教授等就已经搭建好中俄合作的桥梁。30多年来我接过前辈手中的中俄合作接力棒,让我们的合作在传承中不断向前发展。Yury Gledenov教授此次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首先是对他为我国在国际核数据测量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作出的突出贡献的肯定,更是对我们中子物理团队的多年坚守合作的肯定。”
---物理学院张国辉教授在得知Yury Gledenov教授获奖时欣喜地提到
访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张国辉教授
初心启航:合作的种子
1983年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成立。陈佳洱院士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主持建造完成我国第一台4.5MV静电加速器,这是北京大学核科学实验基地的第一台大型基础设施,为建立中俄合作提供了实验基础。1990年之前,北京大学唐国有教授、清华大学的陈泽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温琛林教授访问了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1990年,三校联合中心与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中方由陈佳洱院士签字,协议经过多次续签。之后,中俄合作的种子终于在北京大学与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之间扎下根基。
1990年5月,双方首次签订合作协议
1994年6月,双方合作协议第一次续签
不懈探索:合作的收获
合作之路上凝聚着好几代人辛勤耕耘的汗水和智慧。实验测量经历了从最初的手动数据记录,到全数字化自动记录的转变;从两体核反应到三体、四体核反应实验的拓展;从轻带电粒子核反应到裂变核反应实验的深入;从固体样品核反应到气体样品核反应实验,进而从屏栅电离室探测器(GIC)到时间投影室探测器(TPC);从单能中子源拓展到白光中子源;从两体裂变拓展到三体裂变等等,每一步都是合作的进化与升华。合作双方不断完善实验设备、改进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拓展研究能力,多项核反应测量结果国际领先:基于4.5MV静电加速器中子源完成的149Sm(n, α)146Nd反应截面实验测量与理论分析结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PRL上;首次实现采用金刚石探测器同时测量中子源的中子能谱和注量;首次采用金刚石探测器测量了12C(n, n3α)四体核反应截面,得到了精度最高的实验结果;发现在10MeV能区的64,66,67Zn(n, α)反应中存在非常强的非统计效应;采用活化法和直接测量法相对照,对63Cu(n, α)反应的激发函数开展了实验测量,证明美国ENFD/B-VIII.0库中该反应的激发函数形状有问题;与高能所等单位合作,基于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源,测量得到了15个角度1eV--3MeV宽能区80个能点的6Li(n, t)造氚反应微分截面和截面,被美国Los Alamos专家称为“数据最全、质量最高”的6Li(n,t)反应数据……这些成果为国际核反应研究贡献了中俄两国的智慧和力量。
2023年10月,Yury Gledenov教授带领团队到北京大学
Yury Gledenov教授是国际知名的中子核反应实验测量专家,与中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重要实验室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他和他的小组成员曾24次来华与北京大学开展合作实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实验必需的粒子探测器设备和昂贵的同位素样品材料,我方则提供加速器中子源、电子学设备和数据获取系统。基于北京大学4.5MV静电加速器和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开展了中子诱发一系列轻核、中重核、重核的(n,α)核反应实验研究。
双方合作实验现场
“Yury Gledenov教授为人非常低调,精力极其充沛,70多岁了依然坚持在科研一线,还要坚持亲自动手做实验。30多年的科研合作,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很深的默契感,基本他在想些什么我是知道的,我在想什么他也是知道的,我们常常能达到一种共鸣。”
“30多年来,俄罗斯专家给我印象最深的特质就是他们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做事情缓慢而细致。30多年的合作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每次我们双方都能商量解决。遇到问题勇于承担,获得成果互相谦让,在科研成果署名上我们从未发生争执。”
“我第一次接待俄罗斯专家的时候,紧张与兴奋感交织,到前一天晚上回家之前才发现,专家办公室的皮椅子裂了好几条缝。第二天早上早早拿着针线赶来,一边缝椅子,一边心里在打鼓,心想专家这会儿赶到的话如何是好。好在皮椅子缝好了,俄罗斯专家也来了,一切都是刚刚好。现在我有我的学生,他们在历次合作中已经成长起来了,可以独挡一面了。”
---张国辉教授在回忆30年来的合作往事中提到
友谊长存:合作的坚守
中俄合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双方曾面对非典与新冠疫情的挑战。然而,在各级领导和双方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终共同克服了种种困难与挑战,双方合作都回归了正轨。“今年4月份,我们与俄罗斯专家一起申请了中国-俄罗斯自然科学基金合作与交流项目;7月份,我们将赴杜布纳,在对方的加速器上开展合作实验;今年10月底、11月初,我们将接待杜布纳的同行继续开展中子核反应合作实验研究。在实验测量的同时,我们还将重点加强理论分析,为中俄合作的未来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在谈到未来的合作计划时,张国辉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今年的中俄合作计划。
北京大学与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最新的合作协议于2023年4月19日签署,分别由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院士和杜布纳联合核子所所长G.V. Trubnikov教授签字。合作的脚步从未停息,中俄合作的接力棒将传承给下一代,继续焕发出更加坚韧的力量,这种坚持不懈的合作精神,不仅仅是对科学事业的无限忠诚,更是对中俄友谊的真挚信仰。
张国辉教授表示很感念自己的老师,“我特别怀念我的老师唐国有教授,他已经于2022年底与世长辞。我们永远感激他老人家。还有俄方Yury Gledenov教授的老师Yury Popov教授。他们在中俄合作桥梁搭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唐国有教授
30多年的科研合作,离不开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各位前辈们的指引,离不开各位同行的帮助,更离不开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只为更好地回报中俄合作的初心和期许,为中俄友谊的深化和提升中国在核数据测量领域的地位贡献我们的力量。最后祝愿中俄合作友谊之树常青!
“非常高兴获此殊荣。在我们众多的国际合作中,与北京大学的合作是时间最久、成果最丰富的。北大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希望能够进一步巩固与加强双方的合作。”
---Yury Gledenov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