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新闻网记者 赵雅娇
6月13日上午,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程津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员会副主任何鸣鸿,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赵军,中核总科技委主任、工程院院士潘自强,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二司司长董保同,中核总科技部主任罗长森,中核总军工部主任李景,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副局长黄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国家环保部核安全司副司长周士荣,中国核学会秘书长潘传红等来自国家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大会。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核研院首任院长杜祥琬等出席。参加大会的还有来自中科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相关研究院所的领导,来自教育部和工信部所属各高等院校、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北京大学各相关院系和管理部门的代表及相关学科的师生。李政道先生及许多兄弟单位为大会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成立大会由北大常务副校长林建华主持。
周其凤校长首先代表北京大学发表讲话。他指出,北京大学在我国核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下成立“物理研究室”,后更名为“技术物理系”,成为我国高校中第一个核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我国核科学技术界一直有着重要影响。北大在本世纪初校内院系重组合并过程中依然保留了一直比较强的核科技力量,最近几年抓住核能和核科技领域快速发展的机遇,迅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周校长指出,当前我国核科学技术领域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市期,为此,北大决定在现有的若干个相关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的基础上,成立校级跨学科的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以便有效地整合校内相关研究力量,切实加强与主管部门和兄弟院校的交流,大力扩展学科交叉,承担更多国家和重点任务,增强北大在核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学校也将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支持核研院的发展。
周校长在讲话中还特别感谢了杜祥琬院士接受邀请担任首任院长。杜祥琬院士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总装第八领域首席专家,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刚刚卸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在我国核科技与新能源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周校长向陈佳洱、王乃彦、柴之芳、彭先觉、叶其蓁院士等30余位为核研院提供支持的专家学者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杜祥琬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大力发展核能将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生态保护、科技进步,同时促进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发展。北大具有深厚的核科技基础和高水平的队伍,特别是具有文理工综合的优势,这对于解决国家需求的重大问题,尤其对于培养国家急需的复合型人才非常有利。杜院长还强调核科学基础研究和民用核技术的发展也是方兴未艾,北大在加速器技术研究等方面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北大应该在大科学工程建设中发挥其有特的优势与作用,特别是发展先导的创新的可实际应用的核心技术。
核研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乃彦院士希望核研院能够继承传统,整合资源,承担历史重任,为核领域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国际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佳洱院士号召核研院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培养人才,取得有特色高水平的成果。
会上,程津培院士、赵军委员、何鸣鸿主任、谢焕忠司长、董保同司长、李景主任、黄敏副局长等代表相关部门讲话。清华大学副校长程建平、中国原子能院副院长柳卫平等代表兄弟单位致辞。他们一致高度赞赏北京大学建立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决策,认为这是针对国家重大需求采取的重要举措,必将大大促进北京大学在核能与核科技领域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周其凤校长为核研院院长杜祥琬、常务副院长叶沿林、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乃彦、国际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佳洱等颁发聘书。
据悉,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是依托学校物理学院、化学学院、法学院、工学院等多个单位的相关学科建立起来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成立初期共设立了六个研究中心,分别是核科学基础研究中心、核能研究中心、核化学研究中心、核医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核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
成立大会后,核研院召开了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