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简介
    学术委员会
    运行管理
    学术团队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科研成果
    双年报
  • 实验室人员
    管理人员名单
    实验室教职工名录
  • 开放交流
    开放课题
    承办会议
    讲座论坛
    博士后
  • 研究生培养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简介
    学术委员会
    运行管理
    学术团队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科研成果
    双年报
  • 实验室人员
    管理人员名单
    实验室教职工名录
  • 开放交流
    开放课题
    承办会议
    讲座论坛
    博士后
  • 研究生培养
  • 联系我们
English

实验室概况

  • 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运行管理
  • 学术团队

实验室概况

  • 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运行管理
  • 学术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学术团队

学术团队

学术团队

 

学术团队分别为放射性核束物理、强子物理、先进粒子加速器技术和核技术应用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前两个研究方向属于基础研究,后两个研究方向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四个方向具有很密切的关联性:放射性核束物理和强子物理是基础前沿方向,利用国内外大科学装置提供实验条件,同时也通过自主的探测器研发和理论研究等,开展特色研究工作;先进粒子加速器和核技术应用方向属于应用基础研究,一方面发展前瞻性的关键技术以支撑未来大科学装置发展,同时直接为能源、国防、交叉学科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这四个方向均是核物理与核技术的主流方向,也是依托单位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优势学科方向。

方向一:放射性核束物理

建立了两个研究团队:(1)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及粒子探测;(2)放射性核束物理理论。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1)大力发展特色探测装置,包括升级β延迟中子衰变装置,建立前向多中子关联谱仪、位置灵敏带电粒子望远镜阵列、新型数据获取系统等。(2)利用国内外大科学装置开展不稳定核的衰变和直接核反应研究,实验与理论的结合力争取得重要突破。(3)理论方面,在原子核的奇特结构与对称性、有效相互作用、核天体物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逐步形成自主的并得到国际公认的理论模型和程序系统。目标是理论、实验、技术密切结合,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团队。

方向二:强子物理

建立了两个研究团队:(1)强子物理理论;(2)强子物理实验。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1)理论研究以基金委创新群体为基础,关注国际粒子物理前沿热点研究方向,与实验研究团队紧密合作,争取在量子色动力学和强子物理的主要研究方向上有所突破,形成国际著名的研究群体。(2)实验方面发挥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和人才队伍的优势,依托国际国内大科学研究装置,形成国内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BESIII实验为主、国外以LHC-CMS实验为主,兼顾其他合作的格局,在大型实验的数据分析软件建设中做出独特贡献,做出以我为主的高水平物理研究成果。(3)在探测装置方面,发展新技术,争取做出高技术含量的贡献。目标是理论、实验、技术结合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团队。

方向三:先进粒子加速器技术

建立了三个研究团队:(1)射频超导加速技术;(2)RFQ与中子照相;(3)激光等离子体粒子加速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1)完善DC-SRF超导光阴极电子枪技术,使其成为一种实用的高亮度、低发射度注入器;建成包含一到两只9-cell腔的超导加速器组元,实现超导加速器国产化;在大晶粒铌腔和单晶腔等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使我国的射频超导加速技术进入国际前列,并推动在我国实现射频超导腔的工业化生产。(2)在基于超导电子加速器的适用装置方面:建成THz波实验平台,开展自由电子激光技术和多学科应用研究。(3)在RFQ加速器方面:建成2 MeV强流氘束RFQ加速器;发展分离作用RFQ和常规RFQ一体化结构,拓展RFQ加速器的能量范围。推动RFQ加速器在我国国防工业和大科学装置中的应用。(4)在激光等离子体粒子加速技术方面:组织精干的队伍,发展有自己特色的理论研究和相应的实验技术,争取有所突破,在该领域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方向四:核技术应用

建立了三个研究团队:(1)离子束材料物理及应用;(2)中子核数据;(3)聚变与核能。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1)着重研究面向核能系统的材料辐照损伤、载能离子辐射生物物理、离子束辅助纳米结构的制备和应用基础等问题,力争取得交叉领域原始创新成果。(2)在聚变动力学和磁流体大规模模拟计算方面,做出有国际重要影响的成果并为中国聚变堆的设计做出重要贡献;开展面向托克马克聚变堆的先进聚变中子诊断技术研究。(3)在中子核数据和中子照相方面,继续测量国防和能源系统急需的基础核数据;研制出基于RFQ加速器的中子照相设备样机,开展中子成像检测方法、技术与应用研究。

实验室以课题组为基本研究单元,在4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共组建了10个课题组:

1)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及粒子探测

2)放射性核束物理理论

3)强子物理理论

4)强子物理实验

5)射频超导加速器及自由电子激光

6)RFQ加速器技术及中子照相

7)激光等离子体粒子加速技术

8)离子束材料物理及应用

9)中子核数据

10)聚变与核能

----友情链接----
---- 北京大学 ----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 HIAF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1号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邮编:100871  联系电话:010-62751870;010-62755215 邮箱:jingwu@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