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简介
    学术委员会
    运行管理
    学术团队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科研成果
    双年报
  • 实验室人员
    管理人员名单
    实验室教职工名录
  • 开放交流
    开放课题
    承办会议
    讲座论坛
    博士后
  • 研究生培养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简介
    学术委员会
    运行管理
    学术团队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科研成果
    双年报
  • 实验室人员
    管理人员名单
    实验室教职工名录
  • 开放交流
    开放课题
    承办会议
    讲座论坛
    博士后
  • 研究生培养
  • 联系我们
English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科研进展
  • 科研成果
  • 双年报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科研进展
  • 科研成果
    • 实验室发表文章
    • 实验室近年重要专利
    • 实验室近年来重要获奖情况
  • 双年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科研进展

李强课题组发现新的三玻色子物理过程并对希格斯与轻夸克耦合给出世界最灵敏探测

发布时间:2023-03-2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CMS团队李强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CMS实验收集的13 TeV质子—质子对撞数据,在五倍标准偏差水平确定了新的三玻色子过程即WWγ联合产生过程,并且进而对希格斯粒子与轻夸克的汤川相互作用给出了世界最灵敏的探测结果。该结果于2023年3月27日,在意大利举行的第57届Rencontres deMoriondQCD会议上, 以亮点形式被展示。相关物理分析文档“Observation of WWγ production and constraints on Higgs couplings to light quarks in proton-proton collisions at sqrt(s) = 13 TeV”(利用13TeV质子对撞观测到WWγ产生以及对Higgs与轻夸克耦合的限制)同时被公布,并被CMS合作组批准即将投递PRL。博士研究生安莹(现为德国DESY Fellow博士后学者)、博士研究生关喆及邓森等在CMS合作组主导了该项工作,担当了分析负责人,给予了所有相关的物理分析答辩报告。

图:WWγ联合产生过程的示意图

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大强子对撞机是粒子物理的高能量物理前沿阵地。LHC实验目前的研究重点包括对Higgs性质的精确测量,深入验证标准模型,以及寻找可能的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多玻色子过程是研究上述物理目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正在LHC上的ATLAS和CMS实验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长期以来,通过两体末态寻找新物理包括双玻色子过程,是高能对撞机上标准模型验证及新物理寻找的重要途径。然而,新物理可能具有更复杂的事例特征,有必要突破两体进而探索三体末态。

相关链接:

[1]https://moriond.in2p3.fr/QCD/2023/SundayAfternoon/Govoni.pdf

[2]https://cds.cern.ch/record/2853299

【返回到上一页】
----友情链接----
---- 北京大学 ----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 HIAF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1号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邮编:100871  联系电话:010-62751870;010-62755215 邮箱:jingwu@pku.edu.cn